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

打開感官,愛上台灣




抵達台灣之後,生活的周遭,全是中文,讓漢語系畢業的我倍感親切興奮,每天24小時的所見所聞,全成了我學習的媒介。老爸愛寫信,所以我固定給爸媽每週手寫一封信報平安,也紀錄我在台灣的生活。





  每早六點十五分起來學太極拳,週間至課堂密集學習中文,週末則一個人爬山健行。台灣那時一片綠色清新,多樣性植物山林圍繞,充滿強烈能量:那是一股吸納喧囂的靜謐,文明噪音嘎然而止,靈魂因之清澈洗滌。

  還有,台灣的雨潮濕得好可愛,每回只要台北一下雨,我就衝去玩水,快樂死了!無論是基隆的雨、陽明山馬槽溫泉、木柵指南山區的猴山古道,石門老梅北海岸的綠石槽、綠海藻,都迷人到不行。

  不止愛上台灣的風土,台灣最美的風景一直都是人。我記得當時的室友有位朋友是計程車司機,來自鹿港、深愛鹿港。好客的他,一聽說我從美國來,便自告奮勇將我們從台北載去鹿港,堅決不收費用,只希望有機會讓人識得他家鄉的美、領會這個讓他驕傲的古鎮文風華彩。台灣濃濃的人情味,以及深愛土地、非分享不可的熱切,深深觸動著我。



  此外,作為學生、身為外國人的身份,對許多人來說相對「單純」、「可靠」。尤其在戒嚴時期,很多民眾對政府不滿,無處宣洩表達、言論備受管制,他們卻願意將壓抑在心頭的情緒,毫無保留地告訴我,讓我有一種深受信任、極度被需要的滿足感。


見證中美關係的轉變

我原本預計停留台灣半年,後來續辦、不斷延長。更沒想到往後護照上,全是台灣入境與出境的時光印記。

那個時候,台北市「中山堂」附近,都是換美金的「黑市」,匯率很不錯,環境也不若現在的水泥空曠「熱島」、燠熱難耐。為了延長居留,我常常到它隔壁的警察局洽公,等待其警察長官印核發允可證明。那時候的公家機關仍是一派官僚,每次影印都故意叫你去隔壁文具店自行處理,恕難服務。

  不過仔細翻翻,我的護照也透露中美關係轉變的端倪。
  我的第一本護照,是1969年由美國政府核發,上面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宣示:
本護照持有人禁止進入以下國家地區,包括古巴、中國大陸、北韓與北越。

然而這個註記,在我1974年領到的美國護照,又有了不一樣的「調整」:中國大陸已經不再列入旅行入境黑名單,即便進入古巴等國禁令始終如一,「反共」立場早已動搖。終於在1978年,兩國發表建交宣言。

儘管中美關係,開始有了微妙變化,但並沒有改變我對台灣的喜愛。之後我感覺,自己愈來愈像台灣人。美國雖然是我出生的地方,但是在那裡的二十多年,我經常四處遷移、沒有所謂的「家鄉」。現在的我早已經認定:台灣不是第二家鄉,而是我的第一家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